被誉为“天然配料方案的领军者”、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的宜瑞安(Ingredion)在平原开发区投资7亿元建成一座新工厂。现如今,这一重点项目不仅实现年产4亿元的突破,更将安全管理系统打造成为企业安全防线的“神经中枢”,让传统工业管理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浪潮中焕发新生。
零依赖人工干预
走进宜瑞安新工厂的生产车间,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,却不见传统工厂里安全员来回巡查的忙碌景象,取而代之的是天花板上密布的红外传感器与专门摄像头,它们正以毫秒级精度扫描着车间内每一寸空间。
“过去靠人盯着,难免有疏漏,现在智能化管理就像给仓库配备了一位无所不能的‘智能管家'。”企业负责人纪卫辉指着大屏幕说。
作为深耕自动化生产的行业标杆,宜瑞安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,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智能化安全管理体系。生产过程中引进先进的工艺及控制技术,并在厂区所有关键位置安装了专门摄像头,24小时监测安全生产情况并在大屏幕上显示,让安全管理从“事后救火”转向“事前预警”,就像给工厂配备了一位“安全军师”,把风险隐患掐灭在萌芽状态。
当传统“人盯人”模式遇上24小时在线智能系统,持续输出高精度检测数据,如设备温度、湿度、运行异响等关键指标,安全风险从过去的30%骤降至5%,作业效率提升了50%以上,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一款专门侦察软件
为降低企业安全风险,宜瑞安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,自主研发了一款专门的安全隐患排查应用系统—CORITY。一线员工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CORITY管理系统,即可随时将工作中发现的隐患录入。
CORITY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,可以自动对员工提交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,如粉尘防爆、动火作业、高处作业、有限空间等,公司相关人员可以据此查找分析安全隐患的种类和来源,从而进行安全生产预警,并进行相应整改。员工提交瞬间,隐患整改任务、整改期限会精准指派给具体责任人,责任人随即收到邮件提醒,确保安全隐患无处遁行。整改完成后,责任人线上提交整改结果,形成严丝合缝的“发现-指派-整改-验收”管理链条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提交的安全隐患涉及人员伤亡,CORITY将会给出特殊提醒,提高责任人的重视程度,这大大增加了安全性能。
“以前,员工通过填写纸质卡片的形式上报安全隐患,公司需要安排专人逐个手工筛选,并分配给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,这个流程运转下来,耗费了大量时间、精力。使用CORITY管理系统后,以上工作全部交给电脑系统自动完成,减少了卡片制作成本,也节约了人力资源。”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李广表示,“最重要的是可以最快完成隐患整改,员工录入的安全发现项,都会汇总到网上管理系统,相关人员可以随时检索,提取有用信息,全面了解隐患分布。”
两大保护系统
重大危险化学品罐区犹如一颗“定时炸弹”,一旦发生事故,后果不堪设想。传统的单一监测系统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工况和潜在的安全风险时,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,而宜瑞安引入了DCS与SIS双重监测体系,为罐区安全上了“双保险”。
作为企业的“生产大脑”,DCS能够实时、精准地监控生产设备的温度、压力、液位、流量等关键工艺参数,并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和调节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,DCS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,并自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,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。
SIS系统则是专门为保障罐区安全而设计的“守护神”,它独立于DCS系统运行,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SIS系统通过对罐区内的危险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判断,一旦检测到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状况,如超压、超温、泄漏等,将立即触发相应的安全联锁动作,从而有效避免事故发生。
为了实现DCS与SIS双重监测系统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行,宜瑞安还组建了专业技术团队,积极与国内外知名自动化控制厂商进行深入合作,对现有的监测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。同时,企业还对全体职工进行了系统培训,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双重监测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技能,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。
“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,我们深知重大危险化学品罐区安全的重要性。”李广说道,“引入DCS与SIS双重监测系统,是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安全生产政策要求,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,不断完善安全保障体系,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”
夕阳西下,宜瑞安工厂的智能中控室依然灯火通明。从美国财富500强的管理经验到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沃土,智能管理系统正在这里绘就一幅美丽的画卷——它不仅让年产6.5万吨变性淀粉的目标稳步达成,更将安全管理拔升到新的高度。
当科技的温度渗透进工厂的每一个角落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设备的智能化,更是人的安全意识与企业责任的共振……